第25章(1 / 2)

平家村一百来户人家,除去四十多户老人,每家都四五个孩子。因为姬淳环提出的上学,最后也就十五六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去上学。男孩子十一个,女孩子却只有五个。一个是村长家的十岁的大孙女,两个温雅大爷爷和二爷的孙女,还有一个是同村陈姓的一家。

学校在镇上,要走十多里路,又没有交通工具,一群孩子都带着俩杂面馍馍,腿着上下学。温雅无数次庆幸两个哥哥也去上学,会陪着温雅慢悠悠的走在最后,在温雅走累时,有两个哥哥轮流背着。面对两个自己都是孩子的哥哥,还不忘照顾自己,温雅也真心的希望两个哥哥能好好读书。

一段时间的奔走读书,有五个勉强撑到寒假,就缀学不肯再去学校了。剩下的人当中,除了有金手指的温雅外,就数温雅的大哥二哥学习最好。由温雅跟爷爷商量提议后,爷爷考校了两个哥哥成绩,最后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兄妹三个直接跳级三年级。

省时间又省学费,面子又好看,温雅爸妈出门走路都觉得比别人带风。跳级对温雅而言没什么,可对一同去上学的孩子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被家里嫌弃捶了一顿,摸着眼泪说温雅学习好,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给俩哥哥补课。

既然让孩子上学,就想孩子能有出息。温雅伯伯家的三个堂哥也不斜眼看人了,其他几家家长也亲自出面去老宅找姬淳环说项。于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也没人嫌弃温雅走路慢,都跟着一起听温雅额外补课,只是在温雅兄妹再次跳级时,其他人也成功的跳了一级。

这年代可没有六年级一说,五年级毕业就能升初中。初中课程要多,上课时间跟小学没法比。如果选择住校就只能在学校吃食堂,住宿钱伙食钱都不少,更何况温雅兄妹三个人呢,花费太大,根本就承受不起。

温雅兄妹三个小学毕业时,其他人也都跳级一年读四年级。为了方便,姬淳环出钱在初中附近租了两间屋子,五个孙子和温雅都不用来回跑着上学,五个男娃两张一米五的床就能睡下,另一间温雅自己住连带放个煤炉煮饭用。很挤环境也不怎么好,不过这年头都这样,他们已经算不错的了。

后来温雅大到时两家分摊些房租,不过姬淳环直接给拒了。姬淳环心疼孙女,多几个人住睡觉都不能安慰,反正也多不了几个房租钱。

第03章

77年恢复高考那年,姬温雅他们兄妹三人才入学,五年的小学缩成三年,初中三年也只有了两年。不是温雅给两个哥哥补课多厉害,实在是这个年代的课程内容,同后世的题海根本就不能比。几世以来都老老实实念书,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各种题材,多做题各种角度发散思维,功课不是问题。

五年的时间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听起来挺厉害,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温雅自己有金手指,可她两个哥哥都是正常小孩。现在人本身更重视田地,对读书也不是很重视,而且也比较讲究实惠,比起继续读高中,比大学还难考的大专或者中专,成了兄妹三人的首选。

大专好啊,就是在本科泛滥的二十一世纪,大专也有一点优势。更何况现在是八十年代初的大专或者中专,不仅不需要学费,包分配工作,每月都有三十斤粮食三十块钱的菜钱。对于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念书的姬家而言,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而温雅三兄妹都被入取后,消息传出去后,不说整个镇,就是十里八村都轰动。姬家的三个娃子都考上了大专,尤其是兄妹三个都还不满十五岁,在这个二十岁都还在继续复读考中专或者大学的年代里,三个十几岁的孩子考大专,万元户都不足争锋光。

尤其是接到通知书那天,整个平家村就差敲锣打鼓的庆祝了,老老少少的都挤到温雅父母家的三间土屋里,各种羡慕嫉妒的恭贺,不管认不认识字,都拿着通知书看看。而姬老三两口子整就见牙不见眼,说话都高昂着头,一股扬眉吐气的霸气。

一旁温雅两个伯娘心里就酸涩难忍,挂着牵强的笑,听弟媳两口子大吐辛苦养孩子上学的事迹。那猖狂样,简直就是老天第一他们第二,老三家的几个孩子读书,谁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根本就不重视,要不是有温雅给补习,两个儿子连连跳级,人家五年念完小学,他们五年念完初中,说不定早就下学在家干活了,哪里能轮到老三家现在狂。

可谁让人家好命,先是生了个难得一见的龙凤胎,得了不少的眼气。虽然龙凤胎里的丫头身体不好,没少被背后嘲笑,可真当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有多看人家笑话,现在就有多打自己嘴巴。温雅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可人家脑瓜子好使。

孩子撵着大人长,慢慢孩子都长大了,她们也都过了年轻气盛的年纪了。现在就是温雅两个伯娘,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温雅不如自己孩子。智商狂虐也就罢了,盘条更没法比。温雅一身白面一样的皮子,浓度事宜的眉毛,水灵灵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论啥时候见到人都是未语先笑,把自家五大三粗的黑闺女虐成渣。

有时她们两个也在想,不外乎老爷子从小就稀罕那丫头,就是她们见了也瞧着喜欢。尤其是不说温雅两个哥哥的成绩,就是她们两家的孩子,温雅从未藏私,仔细耐心的教导。如果说从前都嘲笑老姬家做了啥x事,才生了一个心眼不好的孙女,那么现在十里八村的就没有不遗憾温雅身体不好的。

孩子的事不好意思拿出来说嘴,可大人那样咋看咋心烦。一个两个回家关上门,就是一场鸡飞狗跳的吵吵,这几年两家上学的孩子没少得温雅帮助补课,老爷子虽然没有给其他孙子管学费,可租房却也没让两家掏钱,受了人情也张不开嘴再提老爷子给温雅出学费的旧事。

最后憋气了半天,把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给拍了一顿,才泄了心头的火气。

温雅三兄妹是村里唯一读书出来的本事人,等收到通知书后的第二天,姬家连着三天的庆祝宴,饭菜肯定不能跟后世比,一桌也就一个带肉的菜,不过吃的也喜气。这事对十里八村来说都是大事,温雅姥家舅姨姑,反正有走动的亲戚都来了,就是已经沾亲挂故的也来了,人都是现实的。

客来客往,洗菜切菜洗碗刷盘子,还要招呼客人,事情多的把温雅奶奶爸妈和伯伯伯娘忙的脚不沾地,最后连姑姑姨妈舅妈的也一起搭手。至于温雅和爷爷姬淳环,因为久未联系的程家寄来的一封信,姬淳环心烦拿不定注意,带着孙女干脆去镇子上遛遛,毕竟事关孙女的事,两人一起也能琢磨琢磨怎么办才是。

其实在温雅看来,她爷爷有些杞人忧天,程家自从离开后,就断了这边的联系,往好的一方面想,就是程家人瞒着程老爷子,阴暗的一方面想,就是不打算承认这回事了。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突然联系姬家,什么想接温雅去京都,肯定事出有因。

温雅可不认为程家人忘记了这么多年,又突然想起这门娃娃亲。看着爷爷紧锁的眉头,笑着分析道:

“爷爷,程家的事情不用理会。你又不是不知道,结亲都讲究门当户对,越是有钱有身份的人,越想找个能相互帮助的亲家,咱们家门第在咱们十里八村不错,可跟程家比起来差了太多。这些年都没有联系过,现在突然联系,肯定没那么善良让我去京都读书,有钱人家大门大户的,家里事情也复杂,咱们还是少掺和的好。”

姬淳环背着手走路,扭头望了望孙女,叹气:“你说的爷爷咋会想不到,可亲都已经定了,就是退亲也要有个说法和形式,不然你以后可咋办。我孙女这么好,退亲是他们程家的损失,可不说清楚以后你怎么在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