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老太太也会打脸(1 / 2)

贾珉没回来,王家和史家的人先来了。

王家,就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家和他的弟弟家。史家,就是贾母的侄儿史鼎和史鼐家。

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薛家如今的头面人物薛姨妈、薛蟠和宝钗已经在贾府了。所以,王、史两家的人来齐了之后,四大家族就算是齐全了。

薛姨妈一家是跟着贾母一起来的。现在基本上属于跟贾府共进退。王、史两家则是贾母邀请来的。

邀请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庆祝公交马车项目成功上线。但是,在私下里,贾母却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历史上,四大家族的联系一直是非常紧密的。通过互相联姻的手段,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但是,在这次的贾府危机中,这种关系却没有体现出来。

除了薛家,王家和史家基本上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在这两家中,又有所不同。史家如今的衰落,甚至比薛家还严重,即使有心,也是无能为力。

实际上,他们也的确没有表现出什么像样的支持。哪怕是道义上的和心理上的支持也没有。

王家,则是另一种情况了。他们是有能力的,但是却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在历史上的四大家族中,贾家是政治地位最高的,属于国公。其次是史家,为保龄候。再次是王家,爵位为伯。最低的是薛家,为紫薇舍人,其先祖是翰林院侍读。跟与贾府作对的罗翰林是一个职位。

薛家没有爵位,后代以经商为业。但薛家这个经商,跟一般的商人还是不同的。他们属于“领内府帑银行商”,一般被称为皇商,实际上,就是给皇宫提供特供的,类似于政府采购的角色。单从商界的角度来看,这个地位还是很高的。

目前的四大家族,以王家实力最强。这种实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力,另一个就是权力。

王家以前是在江南主管外国朝贡的。王熙凤曾经说过,当初东南沿海一带的船,几乎都是她家的。

这话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是,王家的财力确实是不可小觑的。

至于所说的主管朝贡事物,倒也未必都是外国来来给朝廷进贡的。大多数的时候,只是正常的海外贸易而已。只是朝廷好脸面,以老大自居,把外国人到这里做生意带来的货物,都当做了给自己进贡而已。

所以,王熙凤的爷爷,基本上就是个主管对外贸易的,跟海关官长差不多。

也正是这个肥差,奠定了王家的财富基础。这种财富基础一直延续到了当今。

在权力上,目前王夫人的兄长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相当于帝都卫戍司令的角色,位高权重,只是目前以九省统制的身份去巡边了。也就是代表皇上,去检查边疆防务情况了。

以王家的地位,即使没有能力改变皇命,但是,在财务和人脉上给贾家提供一定的支持,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王家一直处于袖手旁观的状态。甚至就连派人来询问一下情况,表示一下关切的姿态都没有。

这或许是因为王子腾不在家的缘故,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两家关系,其实并不象外界认为的那么紧密。

同理,所谓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说法,也并不是那么可靠。

实际上,贾母这一次对于王家的态度是不满的。所以,才有了这次邀请王家和史家一同前来庆贺的举动。

只是贾母此前也不知道公交马车的项目就是赚钱的,贾府的危机实际上已经解除了。她的本意,也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借此机会向别人显示:没有你们,我们贾家也能把这件皇差给办下来。

如今已经知道这件皇差不仅办妥了,还能挣钱了。贾母歪打正着,自然是更愿意显摆显摆了。

显摆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所以,两家的人一来,贾母就叫陈也俊给两家人算账。

算什么帐?自然是项目如何盈利的账。

叫陈也俊算账,而不是叫自己的管家算账,那是有讲究的。

陈也俊不是贾家的人,但是,其家族在帝都也算得上是世家。包括冯紫英和卫若兰家族,也是如此。

贾母想给人传达的信号是:即使你王家不帮我们,还有冯家、陈家和卫家跟我们站在一起呢。

其实,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几人参与进来,只是出于他们跟贾珉的私交,并没有掺杂着更多的家族色彩,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