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改祖制的事情陈文已经做了不少,军镇、卫所还在持续改良之中,但无论怎么改也不可能改回成原来那一套了。
事实上,陈文新近筹划出来的类似武散阶的制度,其实就是军衔制度,只是名字不会去用什么中将、少校、上尉之类的东西,而是借唐宋时的武散官名称来作为军衔,并且会授予一些诸如肩章、领章之类的标记来加以注明,也好进一步明确军中的上下级关系。
只不过,距离真正驱除鞑虏的那一天还很遥远,至少陈文拿不出什么类似于“五年平辽”之类的计划。既然如此,一口气将所有的军衔全制作出来只会束缚住自家的手脚,所以他只是自低向高做出了十来个暂且拿来使用而已。
按照陈文的计划,最低一级的称为陪戎副尉,与唐宋时相仿佛,用于授予战兵营的火器队队长、骑兵什长等低级军官;其上一级的乃是陪戎校尉,战兵营的步兵队队长之类的低级军官就可以拥有。以此类推,到了战兵营的指挥一级,则是要到致果校尉才能够担任,而营中的军需、军法、监军等各官则再降一级。
这些都是军中所使用的军衔,而世袭上世袭的便不再是官职或是差遣,而是军衔。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明王朝的官职、差遣、荣衔都已经烂大街了,比如陈文如今的盟友张自盛,他的军中男女老幼加一起不过万余人,可光是总兵官就有五十来个,平均一个人才管两百人而已。若是换做天启或是崇祯初年,一个管两百人的军官也不过是个千总罢了,顶多是个守备。那时候,一个总兵官,哪怕只是团练总兵光是亲兵、家丁都比这个数字要大。
官职低授泛滥的现象太过惊人,陈文也只能管好自家这一片地盘罢了。不过世袭军衔一出,除了军衔制度得以在军中展开,军队的上下级观念开始作为堤坝抵御封建化的洪流外,以后再有胜仗他也不用再拿出那么多的田土来赏赐了,毕竟各地的荒地虽说不少,但也总有个限度不是。
当然,世袭军衔的前提是年龄等条件符合标准,且经过相应级别的考核,达不到的享受不到这份权利。至于贿考什么的,暂且还没有担忧的必要,因为能够获得世袭军职的军官还不算太多,而他们的子嗣距离世袭军职更是遥远。
世袭军衔的制度一经公布,军中登时便是一片欢腾赞颂之声,如今浙江明军势头正盛,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看到了未来有一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承袭军中的职务,不至再像他们一样从小兵开始从头来过。
至于为什么会将其复杂化,陈文的解释很简单,那便是世袭卫所军职已经烂大街了,而且还在继续的泛滥下去,眼下别说是什么世袭千户、百户了,即便是世袭卫都指挥使又能如何,难道卫所真的有那么多官职能够给你们世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