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 / 2)

皇后起居注 华飞白 4156 字 7天前

太子殿下:……??

————————————————————————————————————————————

采选环节根据参考资料而来,暂时不在身边忘了那本书的名字,明天再告诉大家_(:3∠)_

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发挥啦,接下来的复选就是我自己想的了~~

第64章 进入复选

这一夜, 同样辗转反侧整夜未眠者, 还有张峦与金氏。直到次日接到消息, 说是女儿已经通过了初选,两人才暗自松了口气。

张鹤龄听说有姐姐的消息后,忙不迭地奔过来问:“爹,娘, 姐姐甚么时候能回家?”

“你怎么一直盼着她回家?”金氏禁不住嗔道,“眼下这种时候, 她越晚回家反倒越好!”女儿若能过五关斩六将进京备选, 便是最终落选, 亦是声名远播, 往后也不愁嫁娶了。莫说什么耕读之家了, 便是名门望族也有求娶的。

已有将近十日不曾见到姐姐的张鹤龄垂头丧气,心里不由得腹诽起那位选妃的太子来:好好的选什么太子妃?选太子妃也就罢了,怎么将姐姐也采选了去?采选了也就罢了, 怎么还不赶紧结束?姐姐得独自在那间大别院里待多久才能回来啊!

另一厢,正过着临时集体生活的张姑娘仍是淡定得很,并不知家中的父母弟弟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她本以为须得将这一千多位良家子都筛选完,才会开始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筛选。却不曾想,不过休息了一天,先前那位小太监便又来传话了:“别院的秋景甚美, 诸位良家子可入花园赏景。”

于是,姑娘们又一次乘着晃晃悠悠的小轿来到了传说中的花园。落地之后,张清皎环视四周, 面上依旧平静,心中却禁不住笑叹:这究竟是来赏景的?还是来赏人的?便是花园里景致再美,涌进来两三百位少女亦难免显得逼仄了些。想来,这些便是前六天通过初选的三百良家子了,不知今日又要筛去多少人?

因不知宫中来使究竟在何处观察,少女们三三两两地结伴,缓步在园子里慢行。时而细声细语地点评身边的景致,时而引经据典说起了咏秋的诗词歌赋,时而摘了秋叶秋花装饰自己的发髻。初时大家尚且矜持,但不知不觉间便难免流露出自己真正的秉性,优雅者有之、淡泊者有之、娇憨者有之、开朗者有之、温柔者有之。

张清皎寻了处僻静的回廊坐下,静静地望向不远处的假山上种着的错落有致的银杏与枫树。辉煌的金色与绚烂的火红交织在一起,饱和的色彩渲染出最动人的秋景。假山顶的亭子里坐着的抚琴人拨弄的琴声仿佛与秋景遥相呼应,极致的绚丽之后便是冷寂与凋零。琴声借着秋意引动人心底的情感,绝对是一位难得一见的琴艺大家。

只可惜,她所坐之处离得太远,瞧不清楚那位大家究竟是什么人。否则……不,便是知道那位大家是什么模样,以她如今的身份也不方便过去请教。谁知道,这是不是宫中来使之一,或者宫中来使请来的评判呢?

一曲琴声停下后,张清皎翘首等待下一曲。只可惜,抚琴之人似是没有继续的意思,她觉得很是惋惜,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原地。

假山亭子里,戴义微微含笑道:“倒是引来了几位忘年知音。”他虽离得远,但一眼望去也大概能知晓,究竟谁曾认认真真地听他抚琴,谁又将琴声当成了景致中最为不起眼之物,始终不曾注意到。

“先生的意思是?”跟在他身边的是他另一位弟子王献。这位太监亦是精通琴技,方才听得如痴如醉,几乎忘记今日来花园的目的是甄选底下那群良家子。

“让方才那些观察她们的老太监过来禀报,顺道将她们请到旁边的花厅里喝茶。命机灵的小太监们进去服侍,一人服侍十来个良家子,务必将她们的仪态神情以及所言所语都记得清清楚楚。”戴义道。

不多时,少女们便翩然行入花厅中,戴义身边则聚了十来名老太监。这些老太监各自负责观察二十来位良家子,早已对她们的相貌以及小传熟记于心。每人顺次上前,大声禀报每一位良家子这段时间内的表现,旁边还有小太监对他们所言进行确认与补充。

“心思不正者,落选。”戴义时不时评论几句,简单得很,“胸怀狭隘者,落选;搬弄是非者,落选;仪态不端者,落选;行止轻佻者,落选。”确定王献删删减减,又划去了将近一百位良家子的名字后,他皱起眉:“今日顶多只能留一百五十人,你们再去花厅仔细瞧瞧,半个时辰后再来报。”

“是。”老太监们退下后,戴义想了想,忽然又问:“方才听我抚琴的都有哪些人?”

“兴济县国子监生张峦之女,兴济县县丞刘郸之女,静海县主簿何陆之女……”王献问了旁边的几个小太监,报出了良家子们的名字,“这些都是听得极为认真的,应该是颇通琴艺。据说也有些听得不认真,还大放厥词的。”天下之大,真是什么人都有。明明不通琴艺,偏偏却敢对竹楼先生的琴技指指点点,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仔细听琴的几位,往后注意着些,许是能入三百之内。至于那些大放厥词的,直接落选。”戴义不假思索地回道。他话音尚未落下,便听后头传来钟女官的笑声:“哪里就这般严重了呢?竹楼先生的琴声高雅,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啊。不如再给那几位良家子一次机会罢。”

戴义看也不看她,对王献道:“没听见我说什么?还须得我再重复一遍不成?”

王献自是行礼赔罪,将那几个名字从名单上划去了。钟女官见师徒二人完全无视了自己,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再也不敢多语了。郭女官笑着接道:“还是竹楼先生的法子好,竟是短短一下午便又能择取出一百五十人。既是如此,咱们十月中旬应该就能结束河间府的采选,去往顺天府与永平府了。”

“不必再去顺天府与永平府了。”戴义道,“我已经命人将来自顺天府与永平府的一千余良家子接到河间府来,过两日便该到了。两位给河间府的良家子初选完后,便接着给顺天府和永平府的良家子初选。如此,十月下旬咱们就能带着三百良家子回京,我也好向万岁爷与千岁爷交差。”

郭女官与钟女官都没想到,他竟然如此“任性”,连顺天府与永平府都不想去,只待在河间府就想将所有事都办完。可她们又能说什么呢?这件差事本来便是万岁爷亲自交给戴义办的。他想怎么办,要怎么办,她们都无法置喙。

坐在花厅里饮了两盏茶,又用了一块小点心后,张清皎等人才乘着轿子回到院子里。众人皆有些忐忑,也不知自己方才的表现究竟是否合适,都无心再议论什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等到用了晚膳后,那已经有些眼熟的小太监进来,唱了二十来位少女的名字:“来使奉万岁之命,赐每位良家子银五两,发还原籍。”

落选的少女们或失落或悲伤或难以置信,却没有一人敢拖延时间或者哭闹不休。其他人看着她们收拾行李,目送她们离开,心里多少也有些怅然。是夜,张清皎又一次换了新的同屋,依旧睡得很是安稳。

第二天,因着顺天府与永平府的良家子陆续赶到,河间府的良家子们便开始两县合住。其中,兴济县与静海县的少女们住在了一起,拢共将近六十人,再度恢复了前些日子的热闹场景。

又十日过去,河间府选出的四百良家子再度被小轿抬到花园,又一次会见亲人。时隔一旬有余,张清皎终于有机会再次见到金氏与张峦,心中颇有些想念。不过,这回到底与第一次不同,小太监给良家子们的任务是陪同贵亲在花园中稍走一走,也可带着贵亲回到小院里稍事歇息。

张清皎扶着金氏,随着众人一同缓步朝着花园而去。金氏禁不住握住她的手,叹道:“眼见着你似是瘦了些,可得好生照顾自己才好。唉,本想着这回也能见一见你爹的。自接到消息后,他可是一直盼着呢。”

“爹娘不必担心,迟早有机会见面。”张清皎微微一笑,“娘想去我住的地方瞧瞧么?”

金氏犹疑片刻,摇了摇首:“你爹说,这可是在采选,又是别人家中,最忌的便是胡乱走动。咱们娘俩在这花园里坐一坐就是了,又何必走得太远。”她确实有些按捺不住好奇,无奈张峦叮嘱了她无数遍,她哪里敢给女儿惹麻烦呢。

张清皎便带着她在花厅里坐了坐,接着就送她出去了。等她再回到院子里时,果不其然,又悄悄地少了十来个人。

前前后后,河间府的良家子们经历了四次甄选,共择出两百一十五人。其中,位于运河之东的兴济县、静海县、青县、沧州三县、宁津、吴桥等共有良家子一百七十人,其余几县仅有四十来人。顺天府择出良家子七十人,多数出身于天津三卫等运河东的县镇,永平府仅择出十五人。

十月下旬,三百良家子终于启程前往京城,父母亲眷从人等皆一同前去。张清皎入选的消息传回兴济县,县令又一次特地来到张家,与张缙、何氏夫妇叙亲家情谊之余,暗示之后数个月内,他都会及时将采选的消息送到张家,让他们不必焦急。

闻言,张缙与何氏自是笑逐颜开,而在一旁静静听着的钱氏与李氏却是满面复杂。心情更加复杂的,还有张清瑜与孙家的丁夫人。前者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只能勉强佯装出高兴的模样,私底下却是不知哭了多少回;后者望着身子骨渐渐有所好转的儿子,将这些繁杂的心绪压在心底,再也不愿多想。

作者有话要说:  熊孩子:(╯‵□′)╯︵┻━┻,姐姐还给我啊!好端端的选什么太子妃啊!随便找个老婆不行吗?

太子殿下:→ →,不行。从今天开始,你姐姐就是我的了。

熊孩子:_(:3∠)_,姐夫,咱们商量一下好不好?你们迟点成亲嘛,让姐姐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太子殿下:不行,这一天,我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

张姑娘:行了,行了,以后会有机会见面的,鹤哥儿乖。

熊孩子:qaq,不想乖,不乖姐姐就会一直惦记我!

张姑娘:皮痒了是吗?

张岳父:皮痒了是吗?+1

————————————————————————————————————————————